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由朱瑞教授和龚旗煌院士领衔的“极端光学创新研究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了高密勒指数晶面在调控微米级钙钛矿厚膜晶粒质量方面的关键作用,并成功发展了精细温度调控方法,实现了高质量微米级钙钛矿厚膜的可控制备。这一突破性成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团队介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光伏技术,因其高转换效率、低成本和易于制备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然而,如何制备出高质量、稳定的钙钛矿厚膜一直是制约其商业化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此次研究中,团队创新性地将高密勒指数晶面引入到钙钛矿厚膜的制备过程中,通过精细调控晶面生长,显著提高了晶粒质量和薄膜的稳定性。
在此基础上,团队进一步研制出了光电转换效率超过26%的高性能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记录,也展示了该技术在未来光伏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题为《高密勒指数晶面的相干生长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该论文详细阐述了团队的研究思路、实验方法和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为全球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此次突破不仅标志着北京大学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也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光伏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商业化应用的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新型光伏技术将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xbggyl.sbs